用好农业文化遗产,促进乡村振兴

时间:2023-05-03人气: 栏目:原创美文

  7月17日至19日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青田举行。这是20年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国组织召开的规模最大、层次最高、影响最大的会议。(7月18日《农村日报》)

  农业文化遗产凝结着人类社会的共同智慧。作为农业文明的精华。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、至今仍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的生产系统。不仅记录了人类不同文明阶段的探索历程。也对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。保护、利用、传承好农业文化遗产。对传承优秀农耕文化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等。有着重要意义。

  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。形成了以精耕细作和生态循环为特征的农耕体系。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。从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到湖州桑基鱼塘系统。从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到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。千百年来。中国人民以勤劳智慧成就了生生不息、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遗产。探索出一条独特的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发展道路。为世界贡献了极具价值的文化与自然瑰宝。也是中国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。

  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倡议的积极响应者、参与者、贡献者。中国不仅为世界贡献了一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。也为这一新遗产类型的发掘、保护、利用、传承贡献了中国智慧。比如。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我国入选的首个游牧农业遗产地。也是全球可持续牧业和脆弱牧场管理的典范;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是旱作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。精耕细作、集雨保墒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。不仅保留了丰富的传统作物品种。也创造了独特的山地梯田景观。见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。截止到目前。中国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8项。数量居世界首位。

 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生产与生态功能。农民是其创造者。更应成为传承和受益的主体。中国重视农耕文化传承保护。推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。不断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种质资源、文化传承、景观旅游等方面的多元价值。有的地方将遗产地作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推介。开发休闲观光、农事体验、生态康养等项目。带动食、宿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等各环节增值;有的地方建立生态与文化保护补偿的激励机制。让参与保护的乡亲尝到更多甜头。获得良好收益。推进活化利用。坚持在开发中保护、在利用中传承。持续挖掘放大其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。推动形成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的发展格局。努力将遗产地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价值。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。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。文明因互鉴而丰富。今年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提出20周年。我们要借大会东风。携手合作。汇聚合力。推动各国农业文化遗产地更多互动。碰撞出更多文明火花。探索构建机制化的交流平台。进一步提升国际社会对人类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。就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、保护、利用、传播和传承达成更多共识。共同提升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力和水平。携手构建世界农耕文明保护传承的美好未来。(乐兵)


相关文章推荐:
  • 享用“自热食品”,莫忘保护环境
  • 给山火救援志愿者发纪念章的导向意义
  • “净网”成效显著,望继续保护高压
  • 烟花爆竹禁与放,重环保也要重民俗
  • 迎接旅游复苏热潮,景区应未雨绸缪
  • 私家车备“救命神器”践行生命至上
  • 拥抱平凡的自己是生命的最大理性
  • 跨年科学演讲出圈,科普就该好玩
  • 老人视频传唱老歌谣,可贵的文化传承
  • 答好春运考卷,让群众好好过个年
  • 版权声明

 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   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    分享:

   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